八、优多西娅皇后悲欢离合的传奇事迹(421~460 A.D.)

一个美丽而娴淑的少女竟能以平民身份登上皇后的御座,这样的轶闻要不是狄奥多西的婚姻可以证实,一定会被认为是不足采信的传奇故事。著名的雅典娜斯(苏格拉底提到她的名字(雅典娜斯,雅典诡辩家莱昂提乌斯的女儿)、受洗和婚姻,以及在诗学上的造诣。有关她的历史最早记载是在约翰·玛拉拉的作品和帕斯卡尔《编年史》之中,这些作者也许看过优多西娅皇后当年的画像。现代希腊人、佐纳拉斯(11世纪拜占庭历史学家)和昔德雷努斯(11世纪拜占庭历史学家)全喜爱这则传奇故事,并不是欣赏她的才华。实在说,我从尼西福鲁斯的作品中推测她的年龄,这位罗曼史的作者好像缺乏想象力,当雅典娜斯引燃年轻皇帝心中爱意时,她的年龄已有28岁。)在希腊的宗教和科学环境下,受到她的父亲莱昂提乌斯的教育,当代人士对这位雅典的哲学家有很高的评价。他将世袭的财产平分给两个儿子,留给女儿100金币的少量遗产,很有信心地认为她的美貌和德行是最好的嫁奁。没过多久,雅典娜斯的两位兄弟出于嫉妒和贪婪,强迫她到君士坦丁堡去找寻庇护。她希望能获得公正和赏识,就投身在普尔喀丽娅的脚下。贤明的公主倾听她动人的诉求以后,私下决定要让哲学家莱昂提乌斯的女儿,成为现已年满20岁的东部皇帝的妻室。普尔喀丽娅详细描述雅典娜斯可爱的容貌,很容易引起她弟弟的兴趣:她长着大大的眼睛、匀称的鼻子、白皙的皮肤、金色的长发、苗条的体态、文雅的风度,学识丰富而善解人意,经历逆境而有良好的修养德性。

狄奥多西躲在他姐姐房内的一道帘幕后面,亲眼看见那位雅典处女,个性温和的青年立即向她表明了自己纯洁和高贵的爱情。于是在首都和行省人民的欢呼声中,皇室的婚礼很快就隆重举行。雅典娜斯很容易受到说服,承认信奉异教是错误的行为,接受基督教的洗礼获得优多西娅的名字。生性谨慎的普尔喀丽娅等到狄奥多西的妻子生下一个女儿,证实她确有生育能力以后,才同意授予她奥古斯塔的称号。她的女儿在15年以后嫁给西部的皇帝。优多西娅的两个兄弟心怀恐惧奉召前来谒见,她已经原谅他们给她带来好运的不厚道行为,现在更能表现出她作为姐妹的亲情和虚荣,后来竟把他们提升到执政官和禁卫军统领的高位。在奢华的皇宫,她依然培养自己那种使她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朴实技艺,同时不着痕迹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增添宗教和她丈夫的荣耀。优多西娅把《旧约》前八篇及《但以理书》和《撒迦利亚书》的预言,(译注:《但以理书》是但以理及同伴亲身经历的记录,以及但以理所得到的启示,其中见证的事有拒吃王膳、大像之梦、火中游行、大树之梦、解释文字及脱离狮口等;但以理所见异象有四兽、二羊、七十个七、末世的异象等,参阅《圣经》《旧约全书·但以理书》。《旧约全书·撒迦利亚书》的主题是努力重建圣殿,恢复敬拜的生活,分为两大部分,前面是建殿期间的信息,后面是建殿完成后的预言;预言方面提到弥赛亚,诸如被犹大以30个银币出卖、受到打击以及身体被扎伤等,还有就是后世的预告,诸如耶路撒冷被围、仇敌得胜、主的再临、神最后的审判和千禧年的景况等,参阅《圣经·撒迦利亚书》。)用诗的体裁加以改写,并保持原有的精义。她借用《荷马史诗》那种联句的方式,来赞美基督的生平和神迹,描述圣西普里安的传说以及歌颂狄奥多西在波斯战争中的胜利。她的作品在阿谀和迷信的时代受到百般称赞,多少年来倒也没被公正坦诚的学者专家一笔抹杀。(荷马式的集句诗现在还存世,一再刊印出版,但是还有很多乏味的作品被认为是优多西娅的手笔,引起学者的争论。《爱奥尼亚》是一本包罗万象记载历史和神话的辞典,是为另外一个名叫优多西娅的皇后所编纂,她是11世纪的人,这本作品还有手抄本存世。)

皇帝对她的恩爱并没有因长时间的朝夕相处而变得冷淡,优多西娅在女儿出嫁后,获得皇帝同意前往耶路撒冷朝圣,她用隆重的典礼表达她的感恩,并摆出浩荡的队伍通过东部帝国,有违基督徒谦卑的精神。她坐在镶嵌着宝石的黄金宝座上,对安条克元老院发表精心撰拟的演说,声称她同意扩建城墙,同时赏赐200磅黄金整修公共浴场,接受感激的安条克市民为她塑造雕像。她用于耶路撒冷圣地的费用,包括施舍和慈善基金在内,超过了慷慨的海伦娜太后。(编注:海伦娜太后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以信仰虔诚闻名于基督教世界。)国库虽因她的过度大方而感到拮据,她却心满意足地带着圣彼得的锁链、圣司提反的右臂以及一幅疑由圣路加所绘的圣母像回到君士坦丁堡。(巴罗尼乌斯著作等身,而且文体华丽,但是他受到指责,把不同时代很多谬误的史实,不考虑真实性如何就全部放在一起。)但这次朝圣却带来致命后果,终结了优多西娅的荣华富贵。她仍旧为空洞的排场而感到兴奋,无意中忽略了对普尔喀丽娅应尽的义务,野心勃勃渴望统治东部帝国。宫廷因两位女性不和而产生政争,但狄奥多西的姐姐势力强大,最后获得了决定性胜利。御前大臣保利努斯遭到处决,东部禁卫军统领居鲁士遭到罢黜下台,让公众知道优多西娅的恩宠不足以保护最亲信的朋友。英俊潇洒的保利努斯更让人在暗中相信谣言,说成为皇后的情人才是他最大的罪行。(若要提优多西娅的丑闻,我仿效埃瓦格里乌斯(346~399A.D.,基督教神秘主义者)和马塞利努斯伯爵的谨慎做法,可以参考《编年史》在公元440年和公元444年的记载。这两个可信的年份是后者指定,可以推翻希腊人很多不实的传言。至于像“苹果”这种耸人听闻的故事,只可见于阿拉伯人的《一千零一夜》,在那里没有什么事不能发生。)

等优多西娅知道皇帝对她的爱情已经消失,便要求退隐到遥远又偏僻的耶路撒冷。她的请求获得批准,但狄奥多西的妒恨和普尔喀丽娅的报复,仍在后面穷追猛打紧咬不放。内廷伯爵萨顿尼努斯奉命将她最亲信的两位帮凶处死,这两位都是圣职人员,优多西娅立即杀死伯爵为他们报仇。她在这种可疑的情况下表现出狂暴情绪,也怪不得狄奥多西会对她如此残酷。皇后陷入悲惨的困境,被剥夺所有荣誉和地位,(普里斯库斯是当代人士,也是一个廷臣。他提到她时直呼其名,不管是用异教徒或基督徒的名字,都没有加上表示尊敬的名号和头衔。)在世人看来,她是自取其辱。优多西娅有16年的余生在放逐中度过,只能从虔诚的信仰中获得安慰,等年华老去、狄奥多西死亡、独生女儿被当成俘虏从罗马带到迦太基及受到巴勒斯坦圣僧社会的影响,这些在无形中使她全心奉献宗教。历经人生的穷通祸福和荣枯得失之后,哲学家莱昂提乌斯的女儿在耶路撒冷去世,享年67岁,弥留之际还在诉说不休,自称一生清白,从未逾越友情的限度。(有关优多西娅的两次朝圣以及常住耶路撒冷,还有她的宗教生活和乐善好施,都可以参阅苏格拉底和埃瓦格里乌斯的著作,也要留意帕斯卡尔《编年史》的记载。在有关安条克的历史方面,约翰·玛拉拉是最权威的作者。盖内神父在关于丰饶巴勒斯坦的回忆录(我只看到摘要)中,计算出送给优多西娅的礼物价值20488磅黄金,约合80万英镑。)